2019年4月,30万吨的马绍尔群岛籍油轮“尼莉莎★★”轮顺利解除扣押★,青岛海事法院促成6国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达成和解,船舶买卖合同得以继续履行。希腊船东给这艘油轮重新命名为★★“尊重”(RESPECT),以此向中国法治致敬。
据介绍,自2011年以来★★★,最高法相继发布涉及船舶油污★★★、海洋生态损害、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等一系列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则体系在司法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海事审判准确适用法律和国际公约★,依法作出公正判决,充分展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国司法理念、水平和成效★★★。
哈皮那等6家外国公司与中国造船企业分别签订6艘船舶的建造合同,因履约纠纷在国内外引发多起仲裁及诉讼案件★★。2017年★,武汉海事法院办理其中一艘船舶交付引发的海事强制令案件★★,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继续履行合同★★★。在外国仲裁和诉讼的其他当事人,也参照本案模式,达成和解并实际履行。调解这一东方经验,漂洋过海★★★。
海难救助费用如何支付?涉外船舶碰撞案件法律如何适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海事审判专题指导性案例★,涵盖了海难救助、船舶触碰损害责任、申请承认外国法院民事判决、涉外法律适用等多个领域,为审理类似案件提供了更权威、更明确的裁判规则指引★★★。
★★“海运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全球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我国既是贸易大国★,也是航运大国★★★。”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说,全国海事审判队伍以公正高效的司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市场规范有序★,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
2011年6月★,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造成严重损失★★★。通过行政协调★★★,康菲公司支付了30★★.33亿元赔偿款,大部分渔民接受了赔偿★。对选择起诉的当事人,天津、青岛★★、大连海事法院先后受理并审结案件共1743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行政协调先行,司法裁判兜底”处置重大海洋污染的独特优势,依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海事审判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海洋强国建设方面肩负重要责任。”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我国海事审判40周年,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先后设立11家海事法院,下设42个派出法庭,管辖区域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全部海域★★,以及长江、珠江、松花江等通海可航水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机构最多、最完善★,审理海事案件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国家★★★。
在我国海事司法实践中★,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占比很高。在某国内公司诉某外国海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中★★,最高法结合国际贸易欢迎公海来到赌船710★、国际海运实践,准确解释承运人对大宗散货运输中货物表面状况在提单批注的范围和条件,再审改判驳回了国内公司的诉讼请求★★★。妥善平衡船货双方利益★,对维护提单在国际贸易中的流通性、规范海运实务具有重要作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2024年8月15日,武汉海事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非法采砂造成生态破坏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三被告当庭同意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费用。
“中国海事审判许多案例已经成为国际航运界、海事司法界关注和研究亚太地区海事司法动态的重要参考,充分彰显了我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与影响力★。”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海事审判三级法院将通过标杆性精品海事案例确立规则、提升影响力,努力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公正、高效的审判,不断扩大着中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多与我国没有实际联系的案件当事人主动选择在中国解决海事纠纷。2022年9月,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与巴拿马籍大型油轮在马六甲海峡发生碰撞,多国法院对该案均有管辖权★★★。双方当事人选择宁波海事法院审理该案,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被告主动履行判决义务。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