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遇袭疑云折射中东安全治理之弊

  710公海       |      2025-01-24 08:59:36

  

美国航母遇袭疑云折射中东安全治理之弊

  美国维护地区霸权的区域政策底色和多年来始终偏袒个别国家的立场,并动辄以武力恫吓和军事袭击打击对手的做法,是导致中东地区和平与安全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巴以问题和也门问题等地区安全症结长期得不到化解就是最好的明证。当前红海海域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导致胡塞武装攻击“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是新一轮巴以冲突外溢影响的直接体现★★★。

  5月31日和6月1日,胡塞武装高调宣称,在两轮袭击中“准确命中★★★”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美军对此矢口否认★,先是晒出航母厨房正常烤面包的图片★,接着又晒出航母处于正常状态的视频——但疑问并没有被彻底打消,眼尖的网友指出这是今年3月拍摄的旧视频。

  5天了,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行踪与状态不详。也门胡塞武装击中了红海之上的这艘航母的说法是真是假,依旧是一个悬疑。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风口浪尖之际★,★“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最终以沉默应对形象危机★★★,但这艘排水量8万余吨、参与过打击伊拉克的“海上巨兽”★★,可不是★“沉默的羔羊★”,而是美国深度介入中东局势的“大杀器”。

  这些迹象表明,胡塞武装如果能够准确捕捉战机、高效遂行作战目标并熟练使用武器装备,叠加美军航母编队出现部署不当和存在防空漏洞等因素,才有可能在极小概率情况下★★★“命中★★★”“艾森豪威尔”号,并迫使其远离原先部署地点。

  作为回应,美国于2023年12月19日在巴林宣布牵头组建联盟,执行名为“繁荣卫士★”的护航行动。其中,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专程从波斯湾转移到亚丁湾,成为指挥护航联盟的中枢和打击力量中心,并在靠近胡塞武装活动的也门海岸附近活动★★★。2024年1月12日以来★,美国和英国多次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造成一定人员伤亡★。

  胡塞武装宣布“命中”“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说法,遭到了美军的直接否认。目前,外界普遍认为★,该航母并未遭到袭击甚至被“命中★★★”。其论据集中在★:胡塞武装发布★★★“命中”消息当天,★“艾森豪威尔★★”号正常进行舰载机起降作业,舰长发布的厨房照片也表明舰船动力和运转正常。

  从去年11月开始,也门胡塞武装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口号★★★,依托地利★★,不断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红海水域目标,重点攻击由以色列公司拥有或运营,或悬挂以色列国旗的船只,以此为手段要求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军。

  以联合国及安理会为核心的国际社会尽管为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停火付出大量努力★,为实现红海安全航行自由和航行安全付诸大量行动,却不断遭到有关国家的无视和阻挠。3月★★★,尽管美国以弃权方式使得联合国安理会首次通过要求在巴勒斯坦实行停火的第2728号决议★★★,但事实上有关国家并未认真执行★★★。可以预见,只要巴以冲突还在持续,胡塞武装对红海过往船只和美英军舰的袭击行为就不会终止★★★。

  要解决胡塞武装不断在红海水域袭扰有关船只这一难题,就必须立足于政治外交角度,尽快消除其产生根源★。具体路径在于切实解决巴以双方血腥暴力冲突不断循环的问题,满足巴勒斯坦正当合法的建国诉求★,同时尽快平息也门经久不息的内战,进而让整个中东地区安全局势得到根本性缓解。

  由此,胡塞武装的目标从打击过往船只以迫使以色列停火,发展到不断袭扰美英军舰以回应被袭击。5月31日,胡塞武装表示,美英于30日袭击也门首都萨那、荷台达等地★★★,造成16人死亡和42人受伤★★。随后★,胡塞武装宣称以导弹和无人机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发动两轮袭击并★★“命中目标”。

  中东地跨两洋三洲五海★★,地缘位置突出,历来是大国争夺的场域★。而红海地缘重要性也尤为突出,它连接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南北长2250公里,东西宽145~306公里,北部有苏伊士运河通往地中海★★,南部有狭窄的曼德海峡通往亚丁湾★★,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重要的水上通道★。红海承担全球货运量的约12%,主要是亚欧非之间运送的能源、粮食和各类消费品。根据有关数据★★,目前胡塞武装已经劫持和击沉船只各1艘,还对各类船只发动了50多次袭击行为。

  由于担忧受到胡塞武装攻击★★★,众多船只选择绕行非洲南部★,增加了运费和时长,使得国际供应链受到冲击★,推升全球能源和商品价格。苏伊士运河船只通过量锐减,运河管理方的收入减少了40%到50%。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有没有遭袭和受损?自证与否,美军可以选择。但是★★★,要平息红海局势和中东危机,除了推动公正解决巴以冲突★★★,美国恐怕别无选择★★。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对航母的防护是有航母国家海军建设最重要的课题★★,与之相对的是对航母作战是现代海战中最难的形式★★。后者一般以全面的指挥和控制体系为前提★★★,以海陆空全面搜索侦查为基础,利用各类反舰导弹、战斗机和无人机、潜艇与无人潜航器★、各类型鱼雷齐发的方式★,共同对航母形成立体式突然袭击,进而试图取得作战成果。自二战结束以来,尚无航母被袭击或击中的案例★★★。目前来看,有能力对他国航母形成威胁的仅为世界少数军事大国。

  从胡塞武装的作战能力来看,其未能构建起完备的作战体系,尤其缺乏有效的制海作战能力。胡塞武装手头有限的反舰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无人机,不论是装弹量★★★、飞行速度和攻击距离★★,还是跟踪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都非常落后,一般被认为无法有效突破拥有严密防御体系的美军航母编队★★★。并且,胡塞武装掌握的武器数量有限,无法对单艘军舰乃至编队发动大规模、多层次的饱和攻击,实现多军种和多武器协同突防,尤其缺乏火力同时抵达以形成饱和攻击,进而形成杀伤链来突破防御的能力。过往袭击也证明★★★,胡塞武装有发现和袭扰水上非军用船只的能力★★★,但对于军舰的察打能力较弱,也不具备打击后进行补充攻击或效果评估的能力。

  但是,美军否认航母受到袭击的相关信息也遭到外界质疑。航母被击中的观点认为,航母舰长在6月1日发布的展示航母处于正常状态的视频★,系3月公布的旧视频。飞机航迹软件上发布的航母舰载运输机动向显示★★★,在袭击事件发生之后,“艾森豪威尔”号迅速向北移动了较长一段距离★。另外★,按照之前惯例,每当胡塞武装袭击美英军舰或相关海上船只后,美英两国均在次日或尽快发动空袭作为回应★。但迄今为止,美英还未发动报复性空袭。

  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中东乱象层出、险象环生★★★。正如有分析指出,中东局势犹如一个巨大的混沌旋涡,将各类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卷入其中并不断搅拌。此次胡塞武装宣称命中★★“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就是新一轮巴以冲突孕育的异象。

  (作者★★★:赵玉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确保红海水域安全有利于维护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畅通、推动国际贸易秩序早日恢复正常,这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